资料来源:宝安日报 记者:袁春燕


本期嘉宾:宝安区妇联妇女教育讲师团成员 张晓燕
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女,责任会更重一些,对父亲和兄弟姐妹要更尽心一些……可是,老大也有情绪,也有委屈,也是父母的孩子,同样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。当老大受委屈了,该如何面对和调整心态?这周本报邀请宝安区妇联妇女教育讲师团成员张晓燕做客情感热线,听听老大们的委屈,解开老大们的心结。
当老大就该扛起责任吗?
讲述者:谢女士
我是家中的长女,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。小时候,我并没有做老大的感觉,根本没想过责任的问题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明显感觉到,作为老大,肩上的责任很重。父母把我养育成人,供我上大学,好不容易等我找到了工作,领工资了,于是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孩子身上。弟弟、妹妹遇到什么事情,父母都会让他们听取我的意见,让我给他们提供帮助。有时候,我并不想去做这些事情,但是为了亲情,为了自己是老大的身份,我不得不去做。虽然我并不会因此而埋怨什么,但我觉得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,时时刻刻提醒着我,老大就该这么做,不然会伤害了父母和弟弟妹妹的心。
张晓燕:作为家中的老大,从小到大仿佛都能直接感受到父母给予自己的责任与压力,就算心里憋屈,也只能委曲求全。这是为什么?难道生为家中的老大,就应该默默去承受这样的委屈吗?其实不然,人生成长的大智慧,就隐藏在这份委屈、责任、压力与艰辛付出的背后。因为生命成长的开始,需要的就是能力,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来源,都必须在不断的历练和付出中得到激发与调动。
然而,在每个坚强生命的背后亦有脆弱,因为生命本能的渴望,便源于爱,而爱的背后是内心需求的一份安全感、一份尊重、一份认同、一份价值。于是,长期被父母忽略,容易让人心生怨恨、愤怒与遗憾。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好呢?
建议:1、平衡心态。凡事从另一个成长的高度来做一个有智慧意义的解读,因为你所付出的,正是你的能力与智慧激发的来源。2、感谢父母的信任。因为正是有了这份信任,才把原本属于父母的责任与压力强加在了你身上,这是一种莫大的价值感。3、感谢自己。因为心中有爱,有担当,才赢得了更多成长的机会。4、学会欣赏自己。因为爱就是从“爱自己”开始的。
父母心疼弟弟不心疼我
讲述者:陶先生
我是家中的长子,还有一个弟弟。从小到大,父母就教育我,凡事要让着弟弟,因为他年龄小。于是,我形成了一种习惯,有好吃的,让给弟弟吃;有好玩的,让给弟弟玩。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很好,弟弟也习惯性地依赖我。上大学时,为了减轻家庭的压力,我兼职打工挣钱,父母不用给我寄生活费。我工作后,弟弟也上大学了。他从小生活在父母与我的保护下,独立性比较差,而且弟弟每个月的开销很大,父母常有抱怨。久而久之,父母就会让我给弟弟汇钱。有时候,我并不觉得汇一千几百块钱很影响我的生活,但我心中会有委屈,为什么父母不坚决一点让弟弟去锻炼自己?当我提出让弟弟兼职打工时,父母的反应也出乎我的意料,他们觉得小儿子太早接触社会不是一件好事,等毕业了,他自然就能适应了。父母的做法,让我产生了不满,为什么大儿子上学时做兼职,父母就不心疼呢?
张晓燕:生活是有压力的,因此,父母在历经压力的不断叠加后,通常容易把希望寄托在老大身上。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,这是一种信任,也是一种依赖,更是一种减压的方式。为此,作为家中的老大,在被父母过度期望的背后,往往容易感觉压力山大,而如果自己释放压力的能力不够,且不懂得合理的拒绝,那么,随着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,就容易心生抱怨,且人格成长也会受到一定影响。因为人格成长就是在一种耳濡目染的环境里进行的,如果自己过度地解读了家庭教育里的不平等对待,就容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;如果自己特别在乎父母爱的呵护,且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,就容易心生自卑、妒忌、敏感与多疑,甚至产生攻击行为。
因此,建议陶先生在为家庭付出的同时,一定要懂得及时调整心态,释放压力。必要时,可以向父母说出自己心里的委屈和抱怨,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协调好家庭关系,化解内心的压抑,还能更好地帮助父母认识到自身的问题,避免因为爱的不平等对待而无意识地伤害了老大,溺爱坏了弟弟。
《幸福路径》,人生追求的不就是那条通往幸福的路径吗?《幸福路径》28元/本,作者:张晓燕,一本启迪心灵的书。订购電話:0755-27374880;



咨询热线:0755-27374880
专家专线:13410170777
微信公众平台:xlzx4008010502
私人微信号:xlzx0755-27373880
深圳市金燕泰福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时代景苑3栋101
|